- by by 编辑
- 2022-03-09 15:20:37
中证网讯(记者 赵白执南)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创建港深国际科创合作区,深化深圳香港融合发展。他认为,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基础,联合香港北部都会区共同创建港深国际科创合作区,不仅有利于加速国际资本、人才、技术流入合作区,推动合作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也有利于打造香港深圳创新共同体,助推香港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经济转型发展大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跻身国际一流湾区。
具体而言,张懿宸建议,构建粤港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研究在现有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基础上扩容。参考横琴模式,由粤港双方联合组建管委会,下设执行委员会履行管理职能,合作区收益交由管委会用于合作区开发建设。拓宽合作区建设资金来源,鼓励REITs、私募股权基金等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同时,研究在合作区内构建接轨香港法律及国际化规则的法律体系,制定有创新性和包容性的合作区管理条例。
张懿宸还建议,打造硬科技产业基地及未来城市样本。在合作区内重点发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集成电路、大数据、机器人、生物医药、电子元器件、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等硬科技产业,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及技术创新转化中心建设。打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快应用基础研究市场化。构建人工智能协同创新生态及智慧城市管理体系,通过科技赋能推进零碳循环新经济模式建设,打造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比翼齐飞的未来城市样本。
张懿宸认为,应在合作区内探索推行跨境金融管理创新机制。研究在合作区内构建协同香港、接轨国际的跨境资金监管模式,探索跨境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强跨境资金事中事后监管。在合作区推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逐步实现合作区非金融企业外债项下完全可兑换。支持合作区内设立的双币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同时申请香港1、4、9号金融牌照及境内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逐步简化合作区内QDIE及QFLP基金设立及资金出入境审批流程,对列入白名单的双币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实行“资金入境放开、资金出境宽松、事后全程追踪”的监管模式。
张懿宸建议,探索推行物流及人员便利化出入境制度。首先,针对合作区与香港特区维港都会区进出的货物实施备案管理,实现绝大部分货物由香港特区维港都会区免(保)税进入合作区。其次,针对从合作区进入内地的免(保)税货物,按照进口货物办理海关手续,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对合作区内生产的特定货物进入内地时免征进口关税;从内地进入合作区的货物视同出口,依法退税。第三,在合作区边界建设“一地两检”24小时智能化口岸,逐步建立人员出入境自助查验便捷通道。在合作区与香港特区维港都会区的通关口岸严格实施卫检、边检措施;在合作区与内地的通关口岸采用便利化通关监管模式。
此外,张懿宸还建议,推行接轨香港特区及RCEP国际化标准的管理制度。在合作区内研究推行接轨香港税制及RCEP国际化标准的管理制度,制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标准、服务标准及管理标准,不断加强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及产业链、供应链主导权。充分发挥合作区国际化及区位优势,推动要素便利流动、营商环境国际化,支持跨境贸易及跨境电商发展,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对接RCEP促进高质量开放的核心通道。
原文链接: http://www.zdm5.com/article-195604.html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只提供存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