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May 06 20:06:39 2025

为何赤字率调回3%以内,如何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国新办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为何赤字率调回3%以内,如何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国新办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每经实习编辑 李泽东 据央视新闻3月5日报道,国新办今日举行新闻通气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 图片来源:新华社 国务院:今年将赤字率调回至3%以内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介绍,《报告》提出,……


为何赤字率调回3%以内,如何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国新办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15.k views
    139

每经实习编辑 李泽东    

据央视新闻3月5日报道,国新办今日举行新闻通气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

图片来源:新华社

国务院:今年将赤字率调回至3%以内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介绍,《报告》提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近两年我国适当调低了赤字率,主要有以下考虑:

第一,虽然适当调低了赤字率,但积极财政政策的取向没有改变。从《报告》中可以看到,今年预计我国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可用财力明显增加,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同时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退税减税规模约2.5万亿元。总体看,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是比较大的。

第二,适当调低赤字率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将赤字率提高到3.6%以上,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随着经济逐步稳定恢复,我国及时回调赤字率水平,这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并为应对以后可能出现的复杂困难局面留出空间。

第三,今年将赤字率调回至3%以内,释放了我国经济和财政运行稳健的信号,能够提振市场信心。

国务院:做好三方面实现经济增长“5.5%左右”的预期目标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介绍,为实现经济增长“5.5%左右”的预期目标,今年要着重做好以下方面:

一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当然,稳增长不是只要速度不要质量,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是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今年财政、货币、就业优先等政策力度不小,财政支出超过26万亿元,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货币政策要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够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创新,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尽可能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为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创造条件,这是巩固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前提。

国务院:预计今年CPI仍将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介绍,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全年平均上涨0.9%,为经济恢复、民生改善营造了好的物价环境。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全球通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CPI能保持基本稳定,与市场供给较为充裕、农业再获丰收,特别是生猪生产形势较好、猪肉价格走低有很大关系。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市场运行调节,加大能源原材料等的保供稳价工作,也为物价形势平稳创造了条件。

目前我国工业、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数量保持在高位,主要工业品和农产品供给有保障,为今年CPI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但也要看到,近期国际能源等价格高位上涨,加大了向国内输入传导的压力;受气候因素等影响,不排除国内部分农产品如蔬菜等价格出现阶段性上涨。同时,2020年对2021年的翘尾影响为-0.1个百分点,但去年价格对今年的翘尾影响有0.9个百分点。预计今年CPI同比涨幅比去年有所扩大,但仍将保持温和上涨态势。《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CPI涨幅目标设定为“3%左右”,充分考虑了影响物价的各种潜在因素,留有一定余地,也与去年目标一致,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国务院:三举措“推动消费持续恢复” 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会上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并部署了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这一块是消费恢复的最大“短板”,也是最大潜力所在。

二是稳定增加大宗消费。去年新能源汽车销售“井喷”,全年销量达到352万辆、增长1.6倍,今年要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还要开展绿色智能家电和以旧换新。

三是发展社区消费和县乡消费。采取的举措包括加大城市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物流快递配送,以便利性、可及性的提升促进消费。此外,还要在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方面下功夫,更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国务院:通过加大政策实施力度 有信心实现全年就业目标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表示,今年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报告》提出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比去年5.5%左右的要求更高。

这主要考虑到就业攸关民生和社会稳定,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发展,必须进一步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压实各方稳就业的责任。为此,《报告》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并在税费支持、特殊困难行业帮扶、重点群体就业等政策制定中,充分考虑了稳就业需要。强调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加大政策实施力度,有信心实现全年就业目标。当然,调查失业率是对全年而言的,不排除个别月份会高一些,国务院将强化工作举措,使失业率尽可能低一点。

国务院:加大留抵退税力度 优先安排小微企业 重点支持制造业

国务院国际司司长宋立介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从增量和存量两方面入手,明显加大留抵退税力度。这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有利于企业恢复发展。政策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是优先安排小微企业。6月底前小微企业存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为确保政策落实,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地方的财力支持,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做到及时退付、应退尽退。

二是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行业留抵退税问题。

今年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后,今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消化存量,及时退还增量,对完善增值税制度意义重大。

国务院:我国经济韧性增强 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显著提升

国务院国际司司长宋立介绍,我国作为开放型经济体,需要密切关注发达经济体的政策调整。与上轮发达经济体加息周期相比,当前我国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我国经济体量增大、韧性增强,发展前景广阔,回旋余地大。

二是宏观政策调整空间大。我国坚持不搞“大水漫灌”,货币政策工具充足、政策空间较大,有效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强。

三是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双向浮动弹性提升,能够较好发挥自动稳定器作用。

四是我国金融体系稳健性增强,金融双向开放深入推进,跨境资金双向流动特征明显,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资本市场活力和韧性正在增强。

下一阶段,我国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总量上,要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匹配。要进一步顺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结构上,要引导更多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扩大普惠小微贷款包括信用贷款,提高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推动金融机构减费让利,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国务院:开放的中国大市场必将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介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外资方面政策重点有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要落实好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这几年,中国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不断压减,中国市场准入的水平在不断提高。目前,汽车制造业外资股比已经全面放开,自贸试验区内制造业的条目已经实现了清零,这是一个力度很大的开放举措。因此今年《报告》讲,要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保障各类企业公平竞争。

第二个方面,除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以外,我国还有鼓励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这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正面清单。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来看,我国的负面清单越来越短,但是正面清单越来越长。正面清单,就是凡是外资对正面清单领域的产业包括地区有投资的,在企业的税收、用地方面要给予一定的优惠。今年《报告》明确指出,要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实际上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第三个方面,要建设好中国对外开放的平台。这些平台有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今年我国还要增加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国是一个大国,试点先行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经验。这些平台,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一些对外开放的标准规则进行先行先试,这些年已经探讨出了很多制度性成果,并且在不断向全国推广。

在这些政策的加持之下,就像《报告》的这句话说的,“开放的中国大市场,必将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401441156

原文链接: http://www.zdm5.com/article-199092.html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只提供存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author

每经网

24小时财经资讯平台,依托新锐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National Business Daily),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经济、股票网站。覆盖宏观、股票、基金、期货、股指期货、外汇、债券、保险、银行、黄金、理财等全方位财经新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