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Nov 13 07:16:29 2025

【财眼观两会】对话黄毅代表:打造产业平台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财眼观两会】对话黄毅代表:打造产业平台提供精准金融服务,【财眼观两会】对话黄毅代表:打造产业平台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2022-03-09 16:24:09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3月9日电 (魏薇)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实体经济受影响较大,尤其是小微企业受到了……


【财眼观两会】对话黄毅代表:打造产业平台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15.k views
    139

  中新经纬3月9日电 (魏薇)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实体经济受影响较大,尤其是小微企业受到了不小冲击。此后,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加大普惠贷款投放力度,为小微企业纾困减负。

  “当前疫情不断反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普惠小微企业的稳定经营影响较大,部分行业供应链末端的小微企业更是首当其冲,难以维系稳定的经营态势。”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行长黄毅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

  作为服务中小微企业,活跃地方经济、服务基层民生的城商行,四川天府银行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有哪些经验?在“双碳”目标下,中小银行又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行长黄毅 受访者供图

  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

  2022年也是疫情到来的第三年,黄毅也在持续关注着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他提到,由于普惠小微企业资质偏低、缺乏有效的抵质押担保等因素,小微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黄毅表示,作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中小银行,该行自疫情发生以来就认真贯彻中央“六稳六保”和降费减负政策,大力帮扶受困企业抗疫渡难关。截至2021年末,四川天府银行累计对近千户企业的逾期罚息进行了减免,累计减免中小微企业各类利费达5.17亿元。

  不过,黄毅提到,中小银行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仍然面临“信息孤岛”,由于难以获取关键的数据支持,风险控制的难度较大。

  此外,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城商行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服务对象普遍下沉,通过成本优势,对中小银行存量优质客户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黄毅说。

  他谈道,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服务颗粒度更细的小微企业个体,四川天府银行从2021年开始联合各方打造了多个基于地方细分行业领域的产业平台。基于“产业+金融+科技”的思路,将金融服务全面嵌入到细分行业及其产业链各环节,规模化、批量化为实体中小微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

  据了解,目前,四川天府银行已搭建了星汇小微、星汇流通、星汇健康等基于全产业链打造的批量化、规模化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集成平台,创新推出了多款线上化、纯信用、可循环的多款授信产品,初步实现规模化服务小微企业。

  黄毅介绍,通过产业平台,该行精准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与金融资金安全性的问题,实现了平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账户、支付、融资等服务内嵌于产业和企业的各个交易流通环节,资金在平台上运行,保障交易安全,同时在每个环节细化客户需求,提升服务效率,基本实现了对客户交易环节的秒级服务响应,大大提升了小微企业的服务质效。

  “双碳”目标下中小银行的机遇

  黄毅指出,在“双碳”的政策指导下,以新能源驱动的绿色产业发展迅速,传统耗能型企业也自发或者被动向节能环保转型,这给中小银行带来了很多机遇。

  他分析道:一是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大量的投融资,为中小银行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带来发展机遇;二是气候投融资有利于“碳金融”市场开发,带来中小银行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三是中小银行可以通过绿色金融改变自身资产结构,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从ESG层面建设多维化风险管理维度;四是通过中小银行一起成立的应对气候变化联盟 ,可以加强互通学习,提升特色化水平,提高品牌影响力。

  “中小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实现可持续性,可以从几个方面探索。”黄毅说。

  他认为,首先,银行金融各机构在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愿景下发展绿色金融,要立足区位优势和自身实际,深耕本土地方产业,为地方绿色项目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其次,他指出,中小银行要加强能力建设。从产品体系搭建、业务流程优化、平台合作方面进行提升,充分运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为服务的本土企业及中小企业提供可触达、便捷的绿色金融、碳金融产品和服务。

  黄毅还提到,中小银行要加大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环境交易所、高校科研团队等进行合作对接,提升金融机构绿色项目认定水平,提升绿色融资效能。

  最后,黄毅认为,要加强对企业及银行自身ESG发展,加大对高碳资产的管理和风控管理,搭建成熟完善的风控管理体系。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补足短板

  2022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推进个人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加强金融市场业务数字化建设等。中小银行如何应对数字化挑战?

  黄毅认为,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中小银行和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在技术、数据、人才、资金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为应对数字化转型,中小银行需要补足短板。

  他建议,首先,中小银行应持续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人才是数字化转型的软实力与保障,特别是“金融+科技”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的科技技术,又要熟悉银行业务,才能真正地做到科技技术赋能银行业务快速发展。

  第二,注重外部公开数据的引入与银行自身数据的积累,中小银行要建立起自身的“数据私域”,才能更好地支撑数据风控、数据运营等数字化转型业务落地发展,跟上银行数字化转型步伐。

  第三,开放合作,建立与行业内优秀的金融机构、科技服务商在金融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结合中小银行自身的实际,融合、创新数字化转型的科技技术,提升中小银行的科技研发与科技服务能力。(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原文链接: http://www.zdm5.com/article-200049.html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只提供存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author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是由中国新闻社创办的财经新媒体。我们以移动客户端(APP)为基本传播平台,以“权威、前瞻、专业、亲和”为特色宗旨,致力于传递中国经济资讯、解读中国财经政策、讲述天下财富故事。中新经纬力争在第一时间分析经济数据、传播权威声音、洞悉行业风向、把脉全球趋势,成为您身边必不可少的财经助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