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Nov 11 05:19:30 2025

经纬快评:又见存款不翼而飞,银行岂能“家贼难防”?

经纬快评:又见存款不翼而飞,银行岂能“家贼难防”?,经纬快评:又见存款不翼而飞,银行岂能“家贼难防”? 2022-03-17 13:50:48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3月17日电 (魏薇)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有两件,其中之一就是把别人兜里的钱装进自己兜里……


15.k views
    139

  中新经纬3月17日电 (魏薇)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有两件,其中之一就是把别人兜里的钱装进自己兜里。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愿意将兜里的钱装进银行的兜里。除了看中银行的利息,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银行的信任。

  近日,有媒体报道,多个储户在工商银行南宁分行的逾2.5亿元存款“不翼而飞”。起因是工行南宁分行的工作人员伪造存单等银行票证,趁储户不备替换真实存单。这起案件最终造成了28个被害人存款约2.53亿元被窃取,案发后仍有约1.2亿元未归还。

  尽管相关工作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不等,各被告人也被责令退赔各被害人的经济损失,这个案件仍引发了不少争议,银行是否应该承担责任成为各方激辩焦点。

  从报道中不难发现,该案件涉及储户人数众多,涉案金额高,操作步骤复杂并非一人就能独自完成,需要其他业务人员的配合。并且,“偷梁换柱”一事就发生在银行经营场所内,银行的监控系统是否形同虚设值得追问。

  另外,这起案件发生时间从2018年9月起,一直持续到2019年5月,作案时间跨度如此之长,为何银行内其他人毫无察觉?据报道,经受害者反映和判决书证实,2018年12月7日,在中国工商银行南宁市东葛东支行,一名储户曾拿着经工作人员替换的假存单来办业务,被柜员识破系伪造后当场报警。然而,这起案件最终不了了之,使涉案人员得以继续作案半年之久。银行是否涉嫌包庇自己的员工?为何在发现问题后没有及时启动调查?银行在内控机制上存在哪些漏洞导致“内鬼”有机可乘?这些问题都值得涉事银行和同业进一步反思。

  在储户迈入银行大门、选择在某家银行储蓄时,一定是相信在这家银行存款是可靠的,银行的工作人员也是可以信赖的。银行工作人员如果没有银行背书,恐怕储户也不会轻易相信一个陌生人推荐的存款产品。

  今年315虽已过去,但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不应只是一天,银行也应该警钟长鸣,否则长此以往,银行的信誉势必会受到影响,储户自然也会用脚投票。

  当然,储户自身也应该多一个心眼,对于高息存款应有所警惕,须知高收益背后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同时,对于自己的身份证等证件要妥善保管,在签订合同、进行转账操作时,不要轻易交付他人操作,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原文链接: http://www.zdm5.com/article-202133.html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只提供存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author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是由中国新闻社创办的财经新媒体。我们以移动客户端(APP)为基本传播平台,以“权威、前瞻、专业、亲和”为特色宗旨,致力于传递中国经济资讯、解读中国财经政策、讲述天下财富故事。中新经纬力争在第一时间分析经济数据、传播权威声音、洞悉行业风向、把脉全球趋势,成为您身边必不可少的财经助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