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by 编辑
- 2022-03-09 15:20:37
华夏时报记者葛爱峰见习记者周倩深圳报道
作为中国首个与新冠病毒Delta突变株(下称“德尔塔”)正面交锋的地区,经历一月之余的“战斗”后,截止目前,广东全省已实现十天本土零新增!
广东省卫健委官方通报显示,7月1日0-24时,广东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华夏时报》记者根据官方通报数据统计,从6月22日首次报告零新增以来,广东省已连续10天无本土新增病例,
据了解,截至6月30日14时,广东省累计出院或解除隔离129例阳性感染者,在院治疗或隔离感染者降至61例。截至7月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共2745例(境外输入1179例),目前在院144例。
广东省5.21疫情以来本土无一例死亡,截至6月30日,重型、危重型患者全部清零,临床治疗压力得到较大缓解。6月22日-29日,广州、深圳、东莞三地在已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的基础上,又完成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多轮次核酸筛查超6000万人次,均未发现阳性感染者。
当前,广东三起疫情(即广州“5·21”、深圳“5·21”和深圳东莞“6·14”疫情)社区传播均已阻断,三起均为由新冠病毒变异株引发的境外输入关联本土局部聚集性疫情,上述局部管控区域已逐步恢复常态生活与生产。
截止至7月1日,全国疫情中风险地区仍有3个,均在广东省,其中两个在东莞市,1个在深圳市。
首创“黄码”制度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专家介绍,广东在此次“疫情战斗”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创新,就是首次在全国建立了“黄码”制度,为有效发现可疑人员、管控风险,广东对有风险需要排查的人员先赋予黄码。
黄码人员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结合“三天两检”“七天三检”等措施,实现更加精准监控。通过以上措施,在广州传播链的167例病例中,主动搜索出没有症状的有53例,占31.7%。
从6月2日开始,广州便有不少居民发现健康码变黄,乘坐公共交通和出入公共场所均受到限制。6月3日,广州疫情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回应市“黄码”问题表示,一是在各区统筹开设临时采样点,设置“持黄码市民核酸检测绿色通道”,已同时对外公布采样点地址、联系方式等便民信息,方便持黄码市民前往接受核酸检测;二是在相关医疗机构的“应检尽检”门诊开辟相对独立的区域,为持黄码市民采样;三是加快检测速度和效率,对持“黄码”市民的咽拭子标本单独标记、单独包装,第一时间检测,第一时间上传检测结果;四是完善顺畅与公安局、政数局、应急局的沟通交流机制,随时掌握“黄码”数量变化情况,动态调控各区临时采样点数量,最大限度。
6月20日,深圳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也对粤康码“黄码”问题进行了说明,粤康码为“黄码”的市民可以就近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粤康码将自动转为“绿码”。
根据《粤康码判定和转码规则》,在本次疫情处置过程中,深圳结合Delta变异株的特点和风险,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流调专班研判,将两类人群判定为“黄码”:一类是6月10日CA868国际航班入境以来到6月18日发现朱某、萧某病例期间,在深圳机场停留1小时以上的人员,包括出发或抵达的旅客和接送机人员,以及机场的工作和服务保障人员;另一类是在确诊病例、密接者和次密接者的居住地、工作地及活动轨迹中,曾经在对应的风险时段停留过的人员。
目前,深圳机场对到达旅客主要查验“健康码”绿码。针对近期部分到港旅客粤康码转为“黄码”的情况,为解决旅客核酸检测需求,6月20日起,深圳机场在国内二楼到达厅西侧紧急设立了一个临时核酸检测点,为粤康码为“黄码”的到达旅客提供现场免费核酸检测服务;抵深“黄码”旅客在机场做完核酸检测后,须选择非公共交通工具返回居住地,等候检测结果。
另外,6月22日以来,许多接种过新冠疫苗的广东居民,发现在粤康码页面出现了舞狮图标。对此,6月24日,广东移动政务服务平台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粤省事”回应,舞狮在粤语里谐音“无事”,寓意得到南狮的庇佑,大家都会平安无事,身体健康。接种完第一针新冠疫苗,并首次进入粤康码首页时,自动弹出守护神“幼狮”,随后粤康码中间显示有一只蓝框“蓝狮”;接种完第二针新冠疫苗,弹出的是“南狮”,粤康码中间为金框“红狮”。
疫苗有序接种,相关地区陆续解封
据深圳卫健委消息,截至6月30日14时,深圳市全市累计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2411万剂,成为全省第一个两针都“破千万”的城市。其中,累计接种第一剂1309万人,累计完成两针全程接种1112万人,全市第二剂接种进度达到100%。深圳的新冠疫苗接种点已经多达532个,打开高德、百度、腾讯3个“地图”中的任意一个,搜索“新冠疫苗”,便能看到附近的所有接种点。
7月1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表示,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即日起,广东省将全面放开18岁以上(含60岁以上)人群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新冠疫苗。截至6月30日24时,广东省累计接种12504.13万剂次,累计接种6820.79万人,共有5887.58万人完成全程接种,按照广东省1.26亿常住人口计算,全人群至少1剂接种率54.13%,全程接种覆盖率46.72%。
在该轮疫情中,数据显示接种了两剂疫苗的密接者,疫苗对预防发病的保护力近60%,预防肺炎的保护力近80%,没有患者转为重症和危重症。
6月24日,与深圳“5·21”疫情密切关联的盐田国际发布公告,盐田港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作业能力已稳步回升。决定自6月24日零时起,整体操作全面恢复:所有泊位(包括西港作业区)基本恢复正常运作;进一步增加出口重柜入闸预约数量至每日9,000辆,空柜及进口重柜提取业务照常运作;出口重柜接收恢复为正常ETA-7天(即船舶预计到达日期前七天)
在广州,6月26日广州全市中高风险地区全部清零,均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同日,广州市天河区发布通告,全区所有餐饮服务单位全面恢复堂食服务,提倡到店自取、外卖订餐。
6月30日,广州最后一个实施封控管理的小区——鹤园小区也解除分级分类防控措施。据央视财经报道,广州全市市住宿餐饮、零售会展等商贸业正逐步恢复。同一天,钟南山宣布,广州体育馆内的六组“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全部休舱。5.21疫情以来“猎鹰号”气膜实验室累计完成核酸检测近150万管,超1200万人次的筛查。
作为全国重要的口岸城市,广州、深圳接纳了全国80%以上的国际入境人员,此番Delta变异株触发的疫情,也反映了广深两地背后承载的巨大境外输入压力。对此,6月28日的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表示,目前,广州全国第一个拥有5000间客房的国际健康驿站正在筹建中,9月份将投入使用。广州将贯彻“安全、舒适、智慧”的设计建设理念,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其打造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慧驿站。
此前钟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目前广州市政府正计划建立一个占地25万平方米的“广州国际健康驿站”,严格按照隔离的规范来设置,用来接纳入境隔离人员。而深圳也准备建立类似机构。
责任编辑:徐芸茜主编:公培佳
原文链接: http://www.zdm5.com/article-42460.html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只提供存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